王孟奇 官方网站

http://wangmengqi.zxart.cn/

  • 竹林一贤

    文 / 于水无论谁爆个笑料,孟奇都会哈哈大笑,很爽朗的样子,嘴放得很开,准确一点的形容叫“尽开颜”,仿佛他画中高士的表情再现。我曾比着他的画对镜子练习,嘴都快撕裂了,也笑不了那么开。他画中的高士大都好饮,酒后的人脸部肌肉比较放松,嘴唇比平时略厚大,有点像水发过的海参,笑起来也比较夸张。孟奇画的大写意人物大概就是这种情景。初以为孟奇善饮,多年饭局之后才知道,他其实酒力不高,只喝少许红酒而已,由于控制的好,也没出现过酒后狂笑的景象,虽然画如其人,但艺术总是高于生活,总要夸张一点。看孟奇画画就像看他的...详细>>

  • 中国画学习点滴谈

    文 / 王孟奇对任何绘画艺术的学习方法,很难判断其优劣,因为好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可能出现成功者,也难免失败者。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思想方法上难有一定结论,在中国画学习上我们曾经经历的关于素描训练的争执大概也不外于此。具体到中国画的学习如今也难有一定之见,将其视为单纯的绘画艺术,所谓回归绘画本体者与主张集文化之大成者在基础教学的范畴与要求上完全有不同的视野及文化标准,所以中国画教学在现行体制下只能如此将就下去,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让各种教学观点自行其是、统一,即只存在或只肯定某种模式恐怕...详细>>

  • 意、象与造型——孟奇如是说

    文 / 王孟奇1、“意”与“象”的概念和“似与不似”在中国画里面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似与不似”这个说法最早似乎也不是齐白石提出来的。2、历代画论里面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齐白石比较强调这个问题,大家就这么认为了。造型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3、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没有这个词。中国只讲传神。传神对中国人对对象的认识方法和表达方式,比较关键,造型纯粹变成客观的眼睛可视的东西。4、局限性相对更强一点。现在美术院校只讲造型,不讲传神,实际上比较低级。训练的起步比较低。中国绘画的认识方法缘自佛教、道家对自然...详细>>

  • 也说老十

    文 / 王孟奇我与老十谈不上深交。一九八九年春到北京,借住朋友家,偶然,见在他家壁上悬了一幅《残荷图》,十分的惹眼,不由上前细赏;用笔味道淳厚,尤其是题款,一手好章草。以为年龄必在我之上,闻说年仅三十挂零,便知定是肯下功夫的人,心下就有了几分敬重。这便是第一次见到老十画作,也是头一回听到他的大名。以后倒也有过几次谋面的机缘,但均未曾深谈,或是二人皆少言寡语,寒暄过后往往不知该从何说起,一时间难以凑成话局。不过从朋友们相聚间发现老十尤好着棋,无论车旅劳顿、登临小憩,有遐即排出阵来,邀人手谈。据说老...详细>>

  • 遥念文军

    文 / 王孟奇大约在2007年春季曾应德国友人彼特及夫人史红雁之邀赴德国阿莎芬堡久久画廊办一个展,小住一月,其间有幸得识文军夫妇。文军姓黄,浙江青田人士,自幼迷恋中国书画并有志于此,不料命运竟安排他远赴异域去辛勤经营餐馆为业。文军谋生异国,然性之所好,终不能舍。文军白天须日日打点生计,夜深则埋头伏案寄意于毫素。异乡虽然辽阔,可惜文军的满腔风雅唯可置于案头。通过书籍与网络他对国内画坛了若指掌,谈及古今画事如数家珍,言语间,时而激赏,时而愤懑,时而慨叹,性情毕现。其对中国书画用情之至专至深令闻者动容...详细>>